
还没搞明白加密货币是怎么回事,稳定币又来了,到底什么是稳定币,和咱们普通人有关系吗,为什么京东阿里都在跑步入场,它又会怎么影响大家的钱包呢,今天一条内容咱们把关键问题都聊透。先下个结论:这可能是未来5年金融圈最具颠覆性的事件。
游戏厅都去过吧,进去第一件事就是换游戏币,掏100块钱换100个游戏币,这个游戏币,就是在游戏厅里的稳定币,因为他价值稳定,所有的游戏机都接受,甚至在你走的时候,还能去服务台把没用完的游戏币退掉。
稳定币的逻辑和游戏币极为相似,如果你把全世界想象成一个巨大的游戏厅,稳定币的发行商就是那个服务台,你给他存1万块人民币,他就对应在区块链上给你1万的稳定币,稳定币能在国际市场上等价购买商品,如果哪一天你不用了,还能换回人民币。
有人可能要问了,为什么要把人民币换成稳定币呢,直接用人民币不更好吗?稳定币的核心功能是跨境结算,我们倒是愿意拿人民币来交易,可其他国家不认啊,老美的SWIFT系统能解决跨境流通的问题,但弊端也很严重,结算时间长,动不动还要撸走一笔手续费,而稳定币的出现就完美的解决了3大痛点:安全性、隐蔽性和便利性。
我们再接着往下挖,稳定币的诞生不是一个偶发事件,它的背后有三条腿,每一条腿都是又粗又大。
第一条腿,是谁都想不到,最阴暗也最迫切的需求方,灰产。稳定币的祖师爷就是灰产,刚才我们已经解释了,稳定币的诞生就是为了解决法币搞不定的两个痛点:稳定性和隐蔽性。比特币的波动大到吓人,今天10万美刀每一个,明天就给你来一个腰斩,对于投机客来说,波动大可能意味着机会也大,但对于灰产行业来说,这是致命的。那些跨国的贩毒集团要转一亿美金到南美,谁敢用比特币啊,转出去的时候还好好的,到账就贬值了一大半,怎么办,灰产就想出了新招,我搞一个锚定美元的数字货币,1个稳定币就是1美元,既能在区块链上快速到账,价值也能保持稳定。
再说隐蔽性,你要用美元来交易,走SWIFT系统分分钟就能被美国财政部给盯上了,可赛道要是换到了区块链上,几秒钟钱已经来回走了好几遍,钱包换的飞快,监管压根跟不上,数据显示,2024以来几乎所有的链上洗钱、恐怖融资和诈骗,主力的结算工具都是稳定币,光是去年一年,通过稳定币交易的资金就高达510亿美元。
稳定币的第二条腿比灰产更疯狂,这就是全球的资本力量。灰产不上台面,资本却可以光明正大的投机。今年最魔幻的一幕发生在纽约,一家以稳定币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刚在美国上市,股价暴涨500%,短短三周市值突破了400亿美元,什么概念?一半的标普500企业市值都没他大,股价的暴涨毫无疑问是由于资本的追逐,投资人早就看明白了,稳定币的想象空间太大了:
首先,跨境支付的王者,如果中国企业想给北美的客户转账,用电汇要三到五天时间,还要向swift交一笔不小的手续费,用稳定币一秒到账,成本几乎是零,对于那些做跨境电商的企业,这可是极致的诱惑。
其次是美元债务的再造逻辑,稳定币也有它的储备资产,就是美元和美债,你想要发行1亿美元的稳定币,就得自己有1亿美元的美债或者美元,美国财政部还在愁美债卖不出去呢,有了稳定币,凭空就创造出了巨大的美债需求,这就是为什么,美国要大吹特吹稳定币的原因。
资本看准了逻辑,那些和稳定币沾边的企业,股价几乎都跟长了翅膀似的,一飞冲天,国泰君安香港公司据说要拿香港的稳定币牌照,短短几天股价翻了好几倍。
灰产和资本已经够牛的了,但稳定币的第三条腿才是真正的绝杀,这就是各国的监管机构。发现没有,相对比特币,各国对稳定币的态度温和的太多了,美国出台法案要把稳定币全部美元化,规定所有的稳定币必须锚定美元和美债,必须有完整的审计,还要能配合司法冻结,表面上看这是在给稳定币上紧箍咒,实际上,这是在给稳定币的全球发行铺路呢;再看我们国家,香港刚刚通过了《稳定币条例》,明确要做离岸人民币稳定币的枢纽,这是想在美元霸权上硬生生砸出一道口子,瞄准的就是SWIFT系统的垄断,你想来大湾区用数字货币结算,可以去香港先领一个牌照,那些市场敏感度高的企业,比如京东、阿里和腾讯早就已经跑步入场了。
稳定币压根不是什么金融圈高端概念,而是金融科技与资本再造的新生事物,它既当不了救世主,也不是什么洪水猛兽,最关键的是,它带来的影响,普通人逃不掉。
它会让跨境支付速度更快,成本更低,以后不管你是买海外商品,还是收外汇,用稳定币结算直接省掉中介费,出口企业直接回款,几分钟就能搞定,供应链的效率大大提升。他还会深刻改变全世界的法币结算体系,再过十年,我们每天花的钱可能都不再是人民币,而是某个巨头发行的数字货币。要不了多久,大家就能在市面上看到各种关于稳定币的理财产品,收益高、门槛低,普通人也能买,但它又会带来新的风险,一旦监管冻结,可能就是血本无归。稳定币会让世界变得更快,也会让世界变得更乱,既然谁也逃不脱,那我们就必须看清他、理解他,只有这样,才能利用好它的长处,规避弊端。